分享看过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要把自己擅长的领域结合另一个领域,成为这个交叉领域里的稀缺人才,这可以避免只在一个领域深耕遇到的各种瓶颈。
以下是正文,毕业之后在互联网公司干了两年前端,疫情的某一天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值得通勤两小时浪费在这里,凭着两个原则离家足够近,工资尽量高,就裸辞去了一家银行子公司的实施管理部门做“开发”,之后很多事情让我大开眼界(没有贬义。
第一,每个人都有招聘任务,比如我进去是一个偏用户体验的开发,那我就要义务的为部门面试一些相关岗位的外包人员和初级的社招人员,尽管很多人员工作经验都比我更丰富,我仍然有一些决定权。这让我几个月之内对中高级的技术和市场有了很多了解,以前作为专职的前端开发没机会接触这些。
第二,每个人的工作并不明确,尽管这里也会赶时髦,写一写个人和团队的 OKR,但每当总行领导提出某些指示的时候,一切工作就以上级精神为目标。这就导致很多中层以下的人每天不知道干嘛,等着安排任务,任务来了一股脑干完,然后汇报,领赏。这种模式也导致了开发岗其实不需要明确分工,我只会 VUE,那汇报怎么说,这个页面我画的?我能写 VUE,能写 SpringBoot,能画原型图,能编排容器部署,再来个漂亮的 PPT,这才对。来之前我以为能把现代前端技术推广给这些习惯 Java Web 的老程序员,结果却是我变成了全干。这让我拓展了很多前端开发以外的技能到会用的水平,以前工作中其实是没机会拓宽这种边界的。
第三,每个人背景都很好,却大多做着平凡和没挑战的工作,比如十几年前毕业的计算机硕士,头部外企民企出来,甚至有些创业公司的 CTO,然后在这里 CRUD 对接需求带一些外包小弟。我甚至觉得这里可能是个高学历的回收站,很多 985 科班毕业但是没钻研过技术去不了阿里字节的,就凭着不错的履历背景来这里了。这让我认识到了解决中年危机的另一面,除了更新技术栈以外,刷履历也很管用。